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近期,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聚焦脑机接口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前景,以下是对这些会议精华的盘点。
一、会议概述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25年,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与BCI协会联合主办的国际脑机接口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是该会议创办25年后首次落户亚洲。此次会议汇集了来自全球的科学家、临床医生和产业界人士,共同探讨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突破与应用前景。
二、会议亮点
1. 研究成果展示
在会议上,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分享了他们在神经技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下是一些亮点: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介绍了华山医院通过深部脑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障碍的治疗思路与实践。
- 瑞士洛桑大学医院:Jocelyne Bloch教授和Grgoire Courtine教授分享了他们在应用BCI技术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运动与交流功能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介绍了他们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脑电图(EEG)信号处理、神经接口设备设计等。
2. 技术路线探讨
会议期间,专家们就脑机接口技术的不同路线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
- 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电极等信号记录装置植入大脑皮层,进行高通量的神经信号采集。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头皮上的电极采集脑电信号,实现大脑与计算机的连接。
-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介于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之间,通过在头皮上植入微型电极等方式实现大脑与计算机的连接。
3. 产业化前景
专家们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以下是一些应用领域:
- 医疗领域:帮助瘫痪、失语、失明等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 教育领域: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军事领域:提高士兵的战斗能力。
- 娱乐领域:开发新型游戏、虚拟现实等应用。
三、总结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通过近期学术会议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教育、军事、娱乐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脑机接口技术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惊喜。